定海区检察院与区经信和科技局、区工商联
联合出台实施意见加强非公领域职务犯罪预防
针对近年来非公企业职务犯罪现象突出的问题,今年5月,我院根据执法办案情况撰写了《涉企非公人员职务犯罪呈现四个特征需引起重视》的信息向党委政府反映,引起高度重视,区委书记傅良国、副书记夏凯慧分别作出批示,要求我院与区经济信息和科学局、工商联共同抓好落实,加强对全区中、上规模企业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后我院与该二部门与联合组织全区40余家非公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及11个乡镇街道经贸办负责人共计80余人集中开展了一次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经进一步沟通、调研,近期,我院与该二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共同加强非公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推动非公企业职务犯罪社会治理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对策研究。结合执法办案,分析非公企业职务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深入非公企业开展预防调查,帮助查找企业在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的职务犯罪风险、隐患,提出预防对策、建议和措施。推广运用本省、本领域好的预防经验和做法,在重大制度出台之前加强预防咨询,落实防范措施,从制度层面形成长效机制。
二是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通过组织非公企业人员旁听典型案件庭审、参观看守所、组织专场“检察开放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警示教育和法制宣传。对于辖区内发生职务犯罪的非公企业,区检察院应加以调研分析,及时提出检察建议,帮助堵漏建制,区经信和科技局、工商联应及时反馈整改落实情况,共同做好案后预防工作。定期汇编具有非公领域特点的、以案例为主的警示教育读本。
三是建立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共享机制。非公企业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过程中应向检察机关查询行贿犯罪档案,自觉抵制有犯罪记录的单位和个人准入市场。区检察院应定期将查处的非公企业职务犯罪信息通报给区经信和科技局、工商联,协助制定预防计划,落实预防措施。在辖区有规模、有影响的部分非公企业设立预防联系点,聘请预防联络员,了解企业对预防服务的需求,及时帮助解决日常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每年一次召开联席会议,分析非公企业职务犯罪新情况新特点、研究预防工作方式方法等。